江苏宣传网 > 文化文艺 > 文化产业 > 正文
以菊为媒,以星为引,淮安盱眙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2025-11-17  来源:淮安市委宣传部

  立冬过后,被誉为“小川藏线”的淮安市盱眙县天泉湖镇凤山村里,260亩山菊花迎来了丰收。11月13日上午,南京、明光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网红主播及媒体记者,纷纷慕名而来,齐聚在这片菊花盛开的“海洋”,共同见证这一盛大景象。

  虽值深秋,小“川藏线”一带却一派盎然。绚烂的山菊与周围的苍山、松柏相映生辉。田间,村民们正忙碌地收割山菊,新农人们则专注于炒制菊花。欢声笑语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盛景。清晨,菊花园的新农人王慧便组织人手,将整车菊花运往安徽省全椒县进行加工。凤山村党总支书记刘水如同陀螺般忙碌,据他介绍,在季节性高峰期,有40至50名村民在菊花园辛勤劳作,每人每天可收入120元。此外,菊花园与小燕窝火山地质公园、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连成一线,共同打造出一条四季皆宜的特色旅游路线:春天赏花、夏天漂流、秋天采摘、冬天踏雪,全年还能仰望璀璨星空,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淮安市盱眙县天泉湖旅游度假区通过盘活区内优质存量资产,有效实现了供需精准匹配,采取“精准滴灌”策略,使文化旅游产品焕发“潮”流魅力,发展路径更为畅通。该度假区推进业态跨界融合,联合17家文旅企业及29家民宿、农家乐,共同开拓全新发展赛道。通过“文旅+百业”与“百业+文旅”的双向融合模式,突出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构建系统性思维,实现多元主体协同与业态市场深度融合。

  此举激发了内容共创、主客共享、价格互补及多方参与的活力,催生文化旅游消费的“链式反应”,活跃消费市场,提升民生福祉。度假区持续拓展行业边界,打破行业壁垒,实现产业增值、企业效益提升和群众收入增长,将文旅发展成果转化为企业和村民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彰显文化旅游产业的“含金量”。

  一年四季,天泉湖旅游度假区均为观星赏月的绝佳场所。在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游客得以体验闲云野鹤般的悠然慢生活,尽享“随心所欲”之趣。在仰望明月、细数繁星之际,游客们不仅能缓解压力、沉静冥思、获得心灵治愈,更能愉悦身心。出于对星空观赏的热衷,多数游客会选择在此留宿一晚。据统计,今年以来,天泉湖旅游度假区凭借星空主题民宿的独特魅力,酒店及民宿的入住率提升了15%,客房收入增长10%。

  天泉湖旅游度假区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群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将气候资源纳入天泉湖旅游度假区的整体规划,涵盖气候资源的开发与路线设计,均需从顶层进行系统设计,并预先制定详细规划,以确保持续有效地推进实施。在推进气象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避免步入误区,注重在专业性与大众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在产品设计方面,应凸显“深入专业+浅出互动”的特色,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石,借助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和高度互动的形式进行展示。

  养心铁山寺,仰星天泉湖。“苏北九寨沟”风光旖旎,步步皆景。在这里,您可对话苍穹、追逐星河、越野体验迷你“川藏线”……

编辑:杨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