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主办,苏州职业技术大学承办,苏州石湖智库协办的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专场在苏州召开。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跨学科视野下的青年学者学术成长”这一主题,畅谈如何为青年学者选域定向、创新方法以及成果赋能。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峻主持开幕式,他说,青年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未来希望。本次盛会旨在为广大青年学者搭建开放包容、跨界融合的对话平台,让大家展示才华、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共谋发展。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温贻芳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本科学校,苏州职业技术大学聚焦苏州“1030产业体系”和“1840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始终坚信一流人才需以人文素养为根基,卓越工匠精神需以哲学社会科学内涵滋养。离开人文精神,技术可能迷失方向;缺乏社科思维,创新可能失去温度。哲学社会科学对塑造学生价值观、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视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知”的学问,更是“行”的智慧。

苏州市社科联主席顾万勇随后致辞,他表示,当前,苏州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无论是推动产业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还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撑、思想引领和决策参考。而青年人才,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他寄语青年学者:筑牢理论根基,潜心问道;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时代之问;强化成果转化,实现人生价值。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在开幕式中表示,此次青年学者专场以“跨学科视野下的青年学者学术成长”为核心议题,契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十五五”规划对人才发展的部署,是凝聚青年力量、共促社科繁荣的契机。跨学科融合是学术创新核心驱动力,青年学者需锚定大局,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将研究与国家战略、江苏需求结合;要创新方法,打牢本学科基础并跨界学习,善用AI等技术;需深化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省社科联通过立法保障、搭建平台等举措支持青年成长,希望青年学者以大会为契机,成长为江苏社科事业中坚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智慧。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学文主持主旨报告。

主旨发言环节,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表示,“文史”并非仅指文学和历史,而是泛指所有传统人文学科,古代无现代学科分类,《四库全书》经、子、集三部均可归为“文”,如今相关期刊也涵盖整个人文领域。他指出人文学科含科学与人文两部分,涉及的事实、文本等属科学,有唯一答案且可验证;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评价及精神层面属人文,无唯一答案。他认为“新文科”未明确“新”之所在,所以科学与人文应相互尊重结合,而非打破界限,且科学内部因细分难“打通”,人文本身是整体无需人为“打通”。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方世南表示,青年学者科研成才需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选准方向深耕,如他围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大关系长期研究,成果贴合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等国家需求。他强调提升科研质量要处理好五大辩证关系:慢为快基,慢研细究与抓热点抢机遇结合;知识广度与深度并重,多领域涉猎且深耕核心方向;既要“坐冷板凳”钻研经典,又要“脚底走热”深入基层调研;依托团队协作,共建学术共同体;立足本土实践,同时推进国际文明互鉴。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博导钟宁桦提出,解决宏观经济预测与金融风险监测的复杂问题,需突破传统研究局限,依托多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学科融合创新。他表示,经济金融领域数据量远超工科,研究系统因“人的动态行为”更复杂,青年学者需拥抱社科与数据科学、AI的交叉融合,聚焦成果转化,让研究从论文落地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决策的实用工具。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胡小武指出,“青年断亲”成为当下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该现象并非青年个人选择,而是城镇化进程中的结构性结果:经济独立削弱亲缘互助需求,跨地域流动加剧空间隔离,都市生活内卷导致“无闲暇社交”,互联网原子化强化线上沉浸,叠加催婚、财产矛盾等负面亲缘体验。断亲并非永久趋势,随着青年步入立业成家、为人父母阶段,家庭责任将推动亲缘关系重构,亲情作为人类共通的精神归宿,存在唤醒可能。



下午,文史哲分论坛、教育学与社会学分论坛和经济学与管理学分论坛同步举行。

会议收到论文150篇,经专场学术委员会评审,共评出优秀论文40篇。全省社科类社会组织代表、优秀论文作者代表等共计118人参加会议。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发证书。
在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专场闭幕式上,刘西忠指出,会议层次高、内容丰富,通过“引领研究方向、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助力青年成长。他认为,获奖是学术起点,青年学者需深化成果转化,将论文打磨成精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