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工作动态 > 正文
品读宿迁、品味运河——宿迁举办“读城”行动暨大运河文化宣传周启动仪式
2025-09-25  来源:中共宿迁市委宣传部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历史,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9月24日下午,在连绵的秋雨中,宿迁这座年轻而古老的城市愈发的清新,焕发出无限的魅力。在承载着宿迁400多年记忆的新盛街,以“品读宿迁、品味运河”为主题的宿迁“读城”行动正式启动。

  

  宿迁“读城”行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宿迁市委宣传部、宿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宿迁市民政局、宿迁市商务局、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青团宿迁市委员会主办,宿城区委宣传部、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新闻传媒集团)、宿迁文旅集团承办。

  

  本次行动以“大众参与的城市文化活动”为主旨,重点解读建筑、地名、老字号等城市文化载体中的人文故事和文化价值,让城市的空间可读、历史可感、文化可触,引导广大市民和游客感悟宿迁城市文化魅力,助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建筑是凝固的史诗,是立体的乡愁!建筑是宿迁的“城市年轮”,每一座老建筑都凝结着一份独特的宿迁记忆,每一道纹理都记录着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读城行动•阅读建筑”以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当代精品建筑和城市公园等为对象,组织开展“趣游建筑、趣拍建筑、建筑赏析、建筑赏鉴”等四大行动,通过发布阅读推介名录、建筑遗产地图等,深入挖掘展示宿迁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时代精神和人文品格。

  老地名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城市兴衰变迁。在宿迁这片浸润运河文化的土地上,众多老地名如珍珠散落,串联起千年古城的岁月脉络。“读城行动•阅读地名”以“寻迹地名密码•溯源何方家国”主题,开展跟着地名“行走城市历史”“传播红色基因”“出行遛街打卡”“携手振兴产业”四大行动,通过“读名、寻名、释名、传名”,解码宿迁地名中的地理密码、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让地名成为打开历史脉络的“钥匙”、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富矿”。

  “读城行动•阅读老字号”将组织开展“探店”“鉴品”“焕新”三大行动,举办老字号展览展示,推出老字号名录库,打造“宿迁老字号正青春”品牌,鼓励老字号企业开展相关打卡促销活动,推出“读城”主题老字号文创产品。

  

  青年“读城”行动将启动“行走的思政课”——青年学习社“读城”线路研学季,面向广大青年开放全市6条青年学习社线路,通过线路讲解、实地体验和探索学习,开展沉浸式“打卡”。组织团员青年和高校大学生走进宿迁,围绕“老建筑”场景设计、“老字号”产品包装、非遗等领域,聚焦宿迁的本土特色和城市特质,读懂城市记忆,注入青春活力。

  “品读宿迁”主题活动以“读”为主线,采取市县区联动方式,设置“启航共读•一阅千年”“行走阅迹•城市探索”“围炉共话•人文对谈”“匠心传承•非遗体验”“书香满城•阅读推广”“声动宿迁•国潮乐聚”六大板块19项活动,深入解读宿迁的历史文脉、生态风貌、城市发展和人文精神,推动全民阅读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让市民在“读城”中增强城市认同感与文化自豪感。

  

  9月28日在沭阳县新河镇开展“书香城韵、阅向未来”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深入发掘城市文化载体中的人文故事和文化价值,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广大市民重温红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感受城市魅力、汲取奋进力量。

  10月18日,开展Citywalk一起走“运”活动。从运河玖库出发,途经老码头、东关口、落叶景观路等,终点运河玖库广场;全程线路4.3公里,发放“迁里运河十二景”通关文牒,沿途设置项王故里、洋河古镇、龙运安澜、宿港飞歌等8个打卡点和4个盖章处,组织开展移动式、沉浸式“读城”体验,完成打卡任务集章。

  

  10月25日,在宿城区幸福街道矿山社区举行“老地名里阅千年”。组织参观矿山民俗记忆馆;邀请文史专家围绕宿迁“老地名”(如东大街、项王故里周边、运河老街等地的民俗、老地名由来、市井生活记忆)进行分享交流;组织老居民代表回忆矿山生活趣事,分享宿迁周边的民俗活动(如庙会、祭祀),讲述地名背后的民间传说和谚语。

编辑:秦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