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精神文明 > 先进典型 > 头条图片 > 正文
这座城,人口不多“好人”多
——泰州市姜堰区探索推行先进典型“阶梯育苗法”的实践
2025-10-15  来源: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积极探索先进典型“阶梯育苗法”,通过“找、宣、推、爱”四项举措,推动形成“老典型常青、新典型辈出”的良好局面。66万常住人口的姜堰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江苏省道德模范5人,中国好人17人、江苏好人37人,江苏最美人物9人。“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在姜堰蔚然成风。

2025年5月19日,姜堰区“实践6号”文明集市展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

  聚焦信息“找”,逐级清家底。针对典型平时“养在深闺无人识”、战时“急拿现用”等问题,探索建立先进典型库:工作圈里“找”,广泛链接公安、教育、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定期掌握各条线内部典型;家庭圈里“聊”,动员宣传干部通过家庭基本单元,在与亲朋好友闲聊家常中发现身边典型;朋友圈里“翻”,利用线上线下朋友圈,在分享见闻、随手记录中发现好人好事、美德善行线索;公众号里“挖”,及时从宣传报道中感知道德的温度,拓宽典型发现的信息渠道。截至今年9月,姜堰区先进典型动态库摸排入库225人,其中,村居112人、镇街70人、区级43人。在此基础上,按照类别和具体事迹“分类定级”,形成先进典型阵列。

2025年8月13日,姜堰区三水街道新陈社区在老年食堂设置“文明微剧场”,展播“堰上”善行小剧系列视频

  强化引领“宣”,逐层优氛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形成尊重礼赞典型的浓厚氛围。主攻媒体宣传,组织区融媒体中心开设“堰上最美”专栏,聚焦身边人身边事,讲好文明乡风、好人故事,吸引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跟进采访报道,“独臂大哥”等群众合力抬车救人实况视频获人民日报、央视全网推送。创新文艺宣传,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严慧为原型,精心打造情景舞蹈剧《伴您到老》,全省巡演17场,社会反响热烈;编排“堰上善行”小剧30多部,在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发布,并同步在爱心食堂、快递驿站等有条件的场所滚动播放,让美德抬眼可见、触手可及。强化环境宣传,依托乡镇“好人一条街”、城乡道路节点、图书馆、文化馆,以及镇街、村居宣传栏,通过图文展板、扫码听故事等形式,展示典型事迹58个。

2025年6月24日,美德之光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南京举行,姜堰严慧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称号在现场接受表彰(左二)

  注重向上“推”,逐阶促晋级。强化上下联动,适时向上推荐,努力提升典型荣誉层级。夯实村居基础,组织村居党支部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邻里推荐、入户走访、“两委”投票,动态更新榜单。推动镇街衔接,各镇街普遍建立“好人榜”,三水街道、张甸镇定期从村居推荐人选中“好中选优”,配套积分兑换、张榜表扬等措施,推动村级典型晋级。做实区级上争,开展寻访“堰上最美”行动,聘请全国文明单位负责人、媒体代表等担任先进典型“推荐官”,深入挖掘先进典型事迹,科学研判先进典型的类别和级别。在此基础上,积极向省市层面推荐报送,今年以来,5人入选市“百姓善行榜”,1人当选省道德模范。

2025年8月21日,姜堰区组织淮海小学“红领巾寻访团”慰问“中国好人”马如松

  突出礼遇“爱”,逐项暖人心。坚持从政治待遇、经济激励、政策扶持、帮困济贫等方面入手,让先进典型“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实施普遍关爱,出台《姜堰区礼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意见》,推出“一次健康体检、一份暖心礼包、一次节日慰问、一张免费公交卡”等措施。实施精准关爱,针对今年严慧大学毕业的实际,在充分征求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礼遇方案,吸纳其入职本地文旅集团。做实常态关爱,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安排专人了解先进典型的思想状况、实际困难,让其放下“荣誉”包袱、不断成长;建立定期慰问制度,督促镇村干部加强平时上门“问暖”,每逢重大节日提请区四套班子负责人、安排镇街参与走访慰问,及时传递党和政府关怀。(作者:乔梁)

编辑:秦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