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江苏大地生机勃发、活力涌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聚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8月4日至1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人才办组织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爱国·奋斗 ”精神教育专题研修班在南京市委党校雨花台区分校成功举办。研修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来自文化艺术、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产业领域的100余名高层次文化人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理论熏陶。
“深学”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研修班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为学员们带来了丰盛的“理论盛宴”。专题讲座《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做文化强省建设的践行者》《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引领大家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专题讲座《让文化遗产成为现代文明磅礴力量》《大运河与中国文化》从历史纵深出发,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启发学员们思考如何让古老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专题讲座《从“浙江宣传”看新媒体时代的思想舆论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文化研究与产业发展》聚焦前沿实践,解析在坚守“内容为王”的当下,文化传播与技术融合的创新路径方法;专题讲座《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了学员们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做好工作筑牢思想防线。课程深入浅出、精彩纷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学员们纷纷表示,“内容扎实、干货满满,每一堂课都让人深受启发。”
学习期间,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信仰的力量”雨花台烈士生平纪念馆,聆听了《雨花英烈革命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辅导报告,学员们在一张张历史照片、一封封烈士家书前驻足沉思,深切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信仰与家国情怀。
学员们走进拥有87年光辉岁月的新华日报,报史馆里泛黄的报纸、珍贵的手稿、历史的影像,串联起一段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学员们在参观中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记录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笃思”赋能,碰撞创新火花
当前,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为深入了解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发展的前沿实践,学员们走进原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华夏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心、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考察,切实感受了动画创作中的数字动态捕捉技术、文化传播中的虚拟数字人技术、数字化软件运用等。通过参观,进一步推动文化人才主动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在以“爱国奋斗,必须有我”的主题研讨中,学员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扎根基层传播文化的故事、坚守岗位深耕专业的初心,话语中洋溢着对事业的热爱与对责任的担当。在“如何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主题研讨中,大家聚焦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等核心问题,坦诚交流、分享经验、提出建议,形成了跨界融合、资源整合、协调联动的共识共鸣。在“激发文化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主题研讨中,大家提出了关于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等的金点子好建议,为培育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文化人才队伍提供了新思路。
“践行”聚力,勇担时代使命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让大家在思想上充了电、精神上补了钙、行动上加了油,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投身文化强省建设,让江苏文化的魅力更加彰显,让新时代的文化之声更加嘹亮。
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如何更好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新华日报全媒体时政部副主任陈月飞提出,新时代媒体要以守正创新为核心,让文化宣传既有思想穿透力又具传播辐射力。在守正上,需坚守价值引领的初心;在创新上,要着力提升文化感召力。善用新媒体技术与多元表达,打造有温度、能共鸣的文化精品,让主流声音实现“破圈”传播。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徐州博物馆副馆长原丰表示,作为基层文博工作者,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从“服务文物”转变为“服务公众”,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和研究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艺作品如何扎根时代土壤、传递精神力量?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编剧、创作部主任胡磊蕾表示,文艺创作唯有扎根文化根脉、借力科技赋能、锤炼思想深度、传承红色基因,才能真正扛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民族复兴征程注入不朽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省演艺集团话剧院演员梁曦表示,将积极投身原创剧目的孵化与探索,勇于在舞台表达上尝试融合创新,用更具时代感召力的表演语汇,讲好中国故事、江苏故事,为锻造新时代文化精品、推进文化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