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旗帜就是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深邃哲思,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卓越智慧与艰辛探索,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核心要义,也是贯穿我国事业发展的根本主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新经典文献,进一步深刻阐述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一权威著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南湖一叶扁舟到巍巍中国号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在一次次失败与成功的比较中,在一次次曲折与坦途的抉择中,最终探寻到这条符合中国国情、引领中国进步的康庄大道。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深陷内忧外患困局,中国人民饱经战争创伤,先进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一次次失败。无论是改良主义试图以温和手段革新体制,还是自由主义倡导西式宪政;无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竞争图存,还是无政府主义呼吁废除一切强权,这些思潮,虽一度激起思想的浪花,却终因脱离国情、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与有效的实践路径,未能真正触及中国积贫积弱之根源,都“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当时中国的许多先进分子,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一种超越旧世界秩序、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全新制度选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同样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说,在于我们始终高擎旗帜,坚持了正确的方向道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所展现出来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越是风云变幻,越是征途艰险,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越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立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部署、有效引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和进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得到显著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同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实现快速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与文化特色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不同于西方传统发展模式的全新选择。中国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在立足自身国情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时维护发展的自主权。这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用中国之智慧回应时代之问,用中国之方案应对全球之困,用中国之力量推动世界之变,在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也致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更多更好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支持,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都是在完成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未竟的事业,都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是我们党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
一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是这面伟大旗帜的擎旗手。当前复杂的形势、繁重的任务、叠加的风险、艰巨的使命,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大大强化与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得到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根本在于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征程上,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思想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就是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更有活力、更富有美好前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束缚和制度瓶颈,持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阔步向前,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继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既要走自己的特色化发展道路,也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