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社会宣传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打造“5+”模式 提升强国复兴凝聚力向心力
2025-07-23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微信公众号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主动聚焦强国复兴主题主线,通过创新打造“5+”模式,大幅提升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 

一、“增智+疏导”,“专题化”辅导护童心。强化未成年人认知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通过创新开设“童心向党”音乐思政课、举办“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推广“弘扬国粹 传承经典”传统文化活动等,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认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吸引全县3.5万名青少年热情参与。坚持“智力”与“心理”同频共振,持续擦亮晶都“五好”少年品牌,依托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接力开展好“童”字系列美育活动,着力打造“晶海心”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润心N+”亲子直播课堂等品牌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成长为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线上+线下”,“菜单化”宣讲强信心。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打造“理响晶都”“线上”宣讲平台,通过设置“理论解读”“人才队伍”“宣讲阵地”“理响晶都”四大专题,详细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创新开展“e起学e上赛”活动,吸引全县4万人集中在线答题。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等资源,做实“线下”宣讲,动员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致富能人、乡贤代表等150余名组成“百姓名嘴”,开展“交互式”点单式”“嵌入式”宣讲1000余场次,同时积极创新宣讲方式,形成“榴声嘹亮”“桃李有言”等一批接地气、润民心的宣讲品牌,让基层理论宣讲“实”起来、“热”起来、“活”起来。 

三、“寻访+研学”,“实境化”体验立初心。为持续放大感同身受的宣传教育功效,积极探索与践行寻访爱国印记与红色研学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广泛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 寻访革命遗迹”“忆峥嵘岁月 寻爱国印记”等实景观摩与交流研讨活动,打造安峰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彦涵纪念馆、吕祥璧烈士陵园等一批红色教育“实境课堂”,先后组织开展专题活动375场,吸引2.8万名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聚焦强国复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组织开展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歌曲联唱、专题研讨交流等活动270余场次,在互动交流与畅谈体验中不断放大红色文化育人功效,坚定党员干部初心使命。 

四、“圆梦+服务”,“亲情化”关爱暖民心。主动回应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精神追求,针对不同群体,量身设计“菜单化”圆梦计划,以一个个微小而贴心的服务为基层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为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优化送戏下乡“以需定供 区域互送”“政府端菜 百姓点单”服务机制,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好四季村晚、“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广场文化、“盛世华诞 举国同庆”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活动480余场。聚焦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特殊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开展“联动共创”“一传十 十传百 百带千”“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等志愿帮扶服务,为群众化解难事难题1630余件。 

五、“示范+辐射”,“分众化”引领筑同心。典型是旗帜,是标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典型的引领与推动。近年,东海县积极选树群众身边典型,先后培树全国文明家庭1组、全国最美志愿者1人,省市县道德模范(提名)129人、中国好人及江苏好人67人、省最美人物(组)8人、省市新时代好少年28人。在做好典型选树与培育的同时,持续擦亮“德润晶都”品牌,全县通过打造“典型宣讲队”和“美德宣讲队”两支队伍,用好道德讲堂、好人馆、网络平台三个阵地,健全先进典型四大礼遇机制,持续做强典型微课堂“讲”、典型微服务“帮”、典型微视频“播”、典型微语录“传”、典型微心愿“圆”“五微”宣传,不断放大典型示范引领与辐射推动效应。(通讯员 钱立勇) 

(江苏省政研会供稿,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委宣传部)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