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江苏省第七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集中培训圆满完成。本次大赛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工办、省档案馆、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和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江苏城市频道承办。专业组和志愿组的40位参赛选手与专家名师面对面交流,在三天的理论学习和实战演练中收获满满。
本届大赛既邀请了来自党史、文学、传媒等领域的专家为选手带来选题策划、故事写作、表达表现等能力素养的培训,也邀请了3位往届赛事中的金牌讲解员获得者分享经验、心得,帮助选手们在内容打磨和舞台表现上获得全面提升。选手们纷纷表示,赛前培训让他们对比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增强了备赛信心。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贾永结合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优秀稿件,深入剖析了红色故事的创作方法,为参赛选手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副研究馆员杨艳喆的授课主题是《用语言捍卫历史——以正确二战史观呈现“胜利号角的回响”》,通过对过往创作案例的专业点评,帮助选手找准创作方向。在选手演讲技巧方面,杨艳喆更是从重音表达、参赛着装、甚至眼神表现等细节进行了细致辅导。
淮海战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副主任周永杰分享了如何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提高红色故事传播质效。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郝芳讲述了抗战精神的新时代青春化表达,她还针对参赛选手的稿件进行了点评,理论和实战的结合让选手受益匪浅。
淮海战役纪念馆文博馆员魏天梅以《为了更好地铭记——口述史抢救采访感悟》为主题,讲述了她奔走全国各地,采访抗战老兵的心路历程。
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设置,为参赛选手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的赛前指导,助力他们拓宽创作思路,提升专业素养,为讲好红色故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州三杰纪念馆 甘俊锐:杨艳喆老师以二战史观为锚,用众多鲜活的大赛案例教我们在打磨语言时从细节共情,让英烈壮举可亲可感可触。同时也让我知道原来语言不只是讲述,还可以用情感与理性,为历史筑声、为精神传火。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张怡然:郝芳馆长的课程,让我对红色故事撰写有了全新认知。青春化表达让红色精神贴近年轻人,让久远故事在新时代语境里重焕光芒。我也想试着用这种方式,以青春视角重构叙事,用生动细节激活记忆,让更多红色故事“活”起来,在年轻人心里扎根 。
宿迁市雪枫公园管理处 李文:几位专家为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课程。通过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入了解了讲解员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到如何提高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可以成为更优秀的讲解员。
申易、彭静、尹文杰三位往届赛事中的金牌讲解员也分享了她们的参赛经历和成长历程,她们从选题立意、情感表达、临场应变等角度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让在场选手收获了许多“备赛锦囊”。
面对面分享、点对点打磨,选手们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系统提升了红色故事创作与讲述能力。
淮海战役纪念馆文博馆员 魏天梅:我是江苏首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的选手,也是红赛的老朋友了。这次作为授课人,我以《铭记与传承——口述历史采访工作感悟》为题与选手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同时也有机会聆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彩授课,收获良多。衷心祝愿40位选手在红色故事舞台上讲好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江苏故事。
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优秀讲解员 彭静:作为往届选手,交流分享也是自我复盘与提升。培训中,我带着大家重温国赛作品的打磨历程,就想激发选手们的创造潜力。希望选手勇于跳出舒适圈深挖故事,融合时代特点创作故事,创新表现形式讲述故事,给群众带去听得过瘾、记得牢牢、感悟满满的红色好故事。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副研究馆员 杨艳喆:通过在现场与学员们的交流,可以感受到大家充满了热情和干劲,精神状态积极饱满。这既体现了红色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也展示了青年讲解员用语言捍卫历史,用讲述呈现“胜利号角的回响”。希望各位选手沉着备赛、自信登台、精彩绽放。
江苏省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已经走过了六届,一批又一批选手在比赛中收获知识、收获技能、收获友谊,成长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生力军。6月7日,江苏省第七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决赛即将精彩上演,预祝选手们在舞台上展现出最优秀的状态,呈现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红色故事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