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淮安举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淮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森,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曹阳,省生产力学会会长乔均,淮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曾业桃及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校党委书记申高青,校党政班子全体成员等80余人参加会议。

申高青书记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学校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工信行业底色、工科专业成色、电子信息特色”,持续加大行业办学力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社科联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江苏省“勇挑大梁”的重大使命和淮安市高质量发展实施组织开展系统性、创造性研究,形成特色、产生影响、创出品牌。
刘西忠宣读成立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的批复文件。

张新科和曹阳共同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社科联揭牌。
曹阳代表省工信厅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指出学校作为我省职业教育阵营中一支重要力量,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成立社科联是学校党委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和积极实践。省工信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改革与发展,积极为学校社科联的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其更好地融入我省产业创新体系,在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乔均代表省生产力学会致辞。他表示,学校社科联的成立,不仅是学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深化办学内涵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社科研究+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守正创新、服务实践”的使命担当。

李森和乔均共同为“数据要素行业产教融合研究中心”揭牌。
该社会智库由省生产力学会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共建,旨在聚焦数据要素领域的产学研融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数据、更懂产业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整合行业企业资源,推动数据要素在信息产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与成果转化,真正让数据释放价值、让研究赋能产业,为我省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做强信息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
张有东在会上发布了数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内容主要是介绍美国、欧洲和我国新兴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聚焦江苏省新兴数字产业集群中“筑峰强链”20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相关调研与分析,调研省内161所普通高校(本科67所、专科94所),重点分析其新兴数字产业专业布局及人才培养,介绍新兴数字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全体审议通过了《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社科联章程》,选举产生了学校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申高青当选为校社科联主席。
张新科在讲话中指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社科联成立大会,时机很好,意义重大,这是学校社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社科联系统和高校系统的一件喜事。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聚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主题,依托行业优势,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构建了电子信息产品设计、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工控软件等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成长很快、成绩斐然。他强调,在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学校社科联的成立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学校党委行政有了联系全校社科工作者的新桥梁、新纽带,也为学校文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抓手、新杠杆,这对促进学校人文社科的发展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最后,他提出三点希望: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创新工作机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学科交叉,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更快更好地发展,提升学校社科联工作服务立德树人、服务办学治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水平,大会还举办了专题讲座。张新科以《侠与义——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保护韩国义士风云录》为题,乔均以《以数字经济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分别做了专题报告。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社科联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成功举行,标志着学校社科工作进入新阶段。学校社科联将团结广大社科工作者,有效整合校内人文社科资源,促进专业交叉融合,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为学校“省双高校”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江苏社科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未来,学校社科联将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学校人文社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