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文明镇”,淮安市施河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土楼村、成灌村等村庄各具特色的实践,生态宜居的乡村景致与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相得益彰。

土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村民们正跟着电子大屏认真练习八段锦,科学健身的理念悄然融入日常生活。在“三间小屋”文明实践点,“银发义剪 情暖土楼”文明实践项目服务温暖人心,志愿者耐心为老人理发,细致的修剪间充满了关怀。这项常态化、规范化的公益服务,不仅传递着邻里间的关爱,更切实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清晨,成灌村“爱心助餐点”里飘出阵阵香气,老人们围坐一桌,享用着热乎可口的早餐。在不远处的“爱心手工坊”,妇女和老人们正专注地忙碌,指尖翻飞间,一件件草皮制品逐渐成型,既丰富了闲暇生活,也为村庄增添了活力。

近年来,施河镇投入5亿多元建设33个“三级先导”项目,打造5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精心培育“戎解民忧”“童舟共济”等特色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施河镇乡村环境愈发优美,邻里关系更加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