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精神文明 > 文明实践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 正文
宿迁泗阳: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转变
2025-09-09  来源:宿迁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宿迁市泗阳县抢抓获批江苏省首批、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机遇,一着不让抓机制、强阵地、优服务、树品牌,全力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努力在创新方式、整合资源、优化阵地、建强队伍、强化保障等方面做文章,围绕赋能不增负、惠民不扰民的工作要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需求导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针对未成年、青年、中老年等各类群体特征,泗阳县广泛开展“亲子共读”“科普课堂”“青年夜校”“健康大篷车进乡村”“智享银龄”等活动,满足群体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实践所、站平台作用,坚持群众是主角,为群众“搭架子”,策划一批群众可参与、想参与、爱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居民价值认同。

  为青年群体提供安静舒适的“充电空间”,泗阳县探索打造“共享自习室”26个,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市民讲坛、志愿服务总站及中央阅读区设置固定自习座位120个,将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8点半,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整合优质资源,赋能基层文明实践活动

  建立健全优质资源下沉联动输送机制,泗阳县委宣传部加强与组织、统战、政法、社工等部门沟通联络和联合联动,构建“大宣传、大联动、大实践”工作格局。统筹推进社科理论、文艺文化、全民阅读等进所、站,深度挖掘文明实践“五大平台”资源,整合卫健、科技、农业、工青妇等部门活动,梳理文明实践项目库,排定年度资源下沉清单、计划,实现资源按需下沉、有序下沉、常态下沉。今年以来,培育孵化“中医夜市”“警医保镇村行”等文明实践服务项目15个,组织开展实践活动2000余场次,进一步扩大实践品牌影响力。

  合理优化布局,打造共建共享实践空间

  聚力提升实践所、站辐射面、吸引力,对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实践阵地进行分类运行管理,打破辖区范围空间限制,将辐射范围重叠的所、站进行资源整合、错位发展,对条件好、运行佳的实践站,重点打造成为区域示范站;对偏远村、空心村、薄弱村,将“一老一弱一小”作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打造成为特色实践站。

  围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科学构建融合融入的空间布局,打破行政办公场所边界感和距离感,将文明实践阵地整合成集学习培训、技能交流、文化普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中心,营造“有事您来办 没事您来玩”的轻松氛围。泗阳县卢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镇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融入道德讲堂、亲子乐园、志愿者孵化站、百姓书吧、幼儿益智课堂、健身等功能元素,让群众在办事同时参与文明实践。

  下一步,泗阳县将加快推动文明实践从“主动服务”到“供需对接”再到“群众参与”的路径转变,持续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上探索形成更多泗阳经验。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