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江苏37个家庭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他们以实际行动在江苏大地践行家庭美德,以爱与责任涵养优良家风,其事迹生动诠释了家庭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即日起,“文明江苏”开设“全国文明家庭事迹展播”专栏,讲述他们爱和责任的故事。
今日走进

王瑛一家人
“志愿服务开始容易,坚持不易。且做且快乐,且做且幸福。”他就是中国好人苏大伟,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保健村开元庄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20多年来,他带领全家献血1.8万毫升,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热血捐献”队伍,还自建农家书屋、收藏展览馆,积极向周边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宣传志愿服务精神。苏大伟家庭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等称号。
自1998年起,苏大伟组建起了一支数百人的“热血捐献”队伍,妻子施春妹成为了除苏大伟之外献血志愿队里的第一名志愿者,也是苏大伟志愿服务队伍中、生命中一位不可或缺的“伴随者”。在父母的带动下,儿子苏豪18岁那年,跟着父亲去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至今累计献了13次成分血。此外,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花费近百万元,新建了一栋三层楼近450平方米的展览馆,这是全省首座农民自建的志愿文化馆,囊括了志愿服务基地、农家书屋、党员学习中心户、红十字宣教基地等等功能。

“苏大伟中队”学生参观志愿文化馆
平日里,苏大伟和妻子施春妹还要打理家里的30余亩桃林,最忙的时候,凌晨两三点就要起身干活,直到晚上十一点才能休息,儿子苏豪也总是在农忙时节帮助父母做农活。为了更好地带动乡邻共同致富,苏大伟带动10户桃农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近百亩,他帮助、指导大家一起种桃卖桃。苏大伟说,“我要按照水蜜桃生长规律,排定时间表,每个种植环节都要请专家来指导生产,同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把合作社的牌子打响。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也是志愿服务的一个方面。”

苏大伟打理桃林
“勤劳、助人”是苏大伟家庭多年来秉承的信条,他们也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农民的责任与担当。这份源自乡土、根植于心的“勤劳、助人”精神,如同一粒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在无锡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终将汇聚成推动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