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精神文明 > 文明创建 > 文明单位 > 正文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文明检察守护“向阳花开”
2025-10-11  来源:江苏宣传网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践行司法文明的一扇窗户。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匠心培育“向阳花开”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始终坚持打击犯罪与关爱救助并行、预防与教育同步,为每一位迷途少年“修枝”“整叶”,传递司法之光,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文明司法,分层矫治关爱重塑涉案少年人生

  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将“文明司法”理念贯穿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全过程,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落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依法惩治和精准帮教相结合分层分类矫治涉罪未成年人。2014年创新成立“向阳花”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开展“嵌入式”矫治教育,组建约500人参与的“检察官+社会组织、专家、志愿者”跨专业团队,制定6大类23项细则《协作手册》,融未成年人帮教考察、救助保护、法治体验、公益服务于一体。推出“非遗绒花传承”“心理疗愈沙盘”等特色项目,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建社会归属感。坚持“双向保护”,依法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倾力关爱未成年被害人。联合公安机关推进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机制,最大限度避免重复询问造成“次生伤害”。创新“家长法治文明必修课”,通过“亲子法治契约”提升监护能力,117名家长获“文明监护人”认证,推动法治文明触达2万家庭。将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纳入网格化管理,累计筛查教职员工2.3万人,发现强制报告线索6起,13人被开除,27人不予录用。

  11年来,先后271名涉案未成年人经帮教顺利回归社会,17人考上大学,180名被害人和困境儿童得到救助保护,3500余名家长和孩子接受家庭教育指导。6起案件入选国家级、省级典型案例,相关工作被写入全国未检业务教材。“向阳花开”成为“司法文明挽救涉案少年”的鲜活注脚,生动诠释“司法文明点亮新生”的深层价值。

  文明浸润,法治教育播撒法治文明火种

  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成立以全省优秀法治巡讲员唐顗为主讲人的“一唐课”法治副校长团队,助力法治校园、文明校园建设。31名优秀检察官为骨干成员,覆盖全区25所中小学校,协助学校和教育部门开展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依法治理等各项工作,受众60万余人次,辖区校园实现连续5年欺凌案件零发生。

  

玄武区检察院至红山中学参加守护青春防治校园欺凌开学第一课

  “一唐课”在北京东路小学红山分校建设“法治文明实践基地”,设置模拟儿童议事会、网络安全实验室等场景,开展“文明守法夏令营”“宪法晨读”等活动120场。同步上线“云上法治文明馆”,发布《防治学生欺凌》等短视频,团队成员多次应邀参加最高检正义网、省市电视台法治节目直播,单场观看量突破300万,学生演出的法治情景剧在全省直播。在辖区5所学校设置“校园文明社工站”,联合社工对26名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重点学生及家庭开展个性化干预,解决家校疑难个案25个。

  文明共建,协同治理织密社会文明网络

  致力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开展酒吧、电竞酒店、私人影院等新业态场所专项治理6次,组织70余家商户签署“文明护未承诺书”。研发“新业态场所涉未成年人保护监督模型”,发现学生进入酒吧、KTV等线索21个,成功办理首例判决有损害赔偿的酒吧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网络、食品等领域“涉未”难题,多次制发检察建议、检察关注函。辖区校园实现连续3年酒吧场所涉未成年人案件零发生。

  

开展玄武全域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发布会

  充分发挥共建联建作用,牵头民政等十部门共同签署实施意见,发布全省首个全域家庭教育指导机制,集约化、全域化保护未成年人。联合民政开展未成年人监护监督21人次,携手团委开展罪错未成年人团队拓展训练60人次,与高校共同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课题研究,与区公安分局联合创新“检警文明临界预防”模式,探索开展系统性的小组式辅导进行干预,将60余名严重不良行为少年拉回正轨,推动全市首家少年警务中心成立。

编辑:秦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