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精神文明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 正文
南通海安:村规民约当“管家”,“约”出文明新风尚
2025-08-21  来源:南通市委宣传部

  村规民约是引导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江苏海安曲塘镇通过简化完善村规民约,教育引导村民自觉遵守、互相监督,全面实现乡村治理有序有效、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集思广益,让“一村一约”精准落地 

  村规民约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为了让村规民约实现“易记、易传、易行”,曲塘镇各村居立足村情实际,由村“两委”班子牵头,采用群众代表提议、集体商定、共践共行的方式,聚焦群众关切的喜事新办、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问题,对原先的村规民约逐字逐句进行修订,确保新约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同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管理机制,将村规民约内容指标量化,进行积分累计,让村民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增强行为自觉。 

 

  “以前咱们村的村规民约密密麻麻一长串,根本看不进去;现在村里重新制定了简化版的村规民约,咱们老百姓也能看得懂、记得住了。”提起新出炉的村规民约,罗町村12组的村民陈大爷赞不绝口。如今,曲塘镇26个村居村规民约已全部实现“大瘦身”。 

  文明有“约”,让“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公众场合,注重形象。讲究卫生,恪守规章。敬老爱幼,助残护伤。扶危济困,古道热肠……”在周桥村乡村大舞台,文化志愿者正在为村民带来自编自导自演的移风易俗快板说唱。 

  为了让村规民约更深入人心,曲塘镇因地制宜采用“文艺搭台、文明唱戏”的创新模式,综合运用小品演绎、快板说唱、情景剧表演等艺术形式,融入村规民约三句半、乡风文明倡议、移风易俗知识有奖竞猜等互动环节,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有效传递文明新风,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定期开展道德讲堂,积极培育选树先进典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教育引导村民向善向美。今年以来,曲塘镇文化志愿者、“百灵鸟”宣讲团已创作出《喜事新办》《布鞋》《老兄妹话文明》等一批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宣讲稿件,为弘扬文明乡风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依“规”行事,让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环境卫生怎么管?邻里矛盾怎么办?乡风文明建设怎样推进?答案都在咱们中桥村的村规民约里。”近日,中桥村组织开展村规民约宣讲会,邀请村民共学村规民约、共议村情村务、共话乡村治理,在轻松的氛围中探讨如何让村规民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村规民约是解锁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为提升村民履约能力,曲塘镇全面推行“村规民约+网格”工作机制,针对村里常见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柔性矛盾”,由村干部、志愿者、“五老”能人等组成“温情调解团”,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持续提升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如今的曲塘镇,村规民约已“轻装上阵”,成为基层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的有效助力,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注入独特而持久的内生动力。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