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州市泰兴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锐意进取、守正创新,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共进,勾勒出一幅信仰坚定、崇德向善、和谐宜居的幸福画卷。
8月29日,泰兴市举办“奋进现代化 奋力挑大梁”市级机关“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
坚持培根铸魂,筑牢城市文明根基。始终把“理想信念”作为永恒课题,打造“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新高地,用伟大旗帜凝聚干群奋进力量。讲思想到心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打鼓说唱新思想”“同说一个理”等分众化宣讲推动党的声音直达民心,我市入选省新思想研究中心首批实践调研基地,“理上心来”、“鼓儿书”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分别获评全国、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植红色入骨髓。大力弘扬践行“三个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质,以“信仰之光 奋进之路”品牌项目为引领,音乐舞台剧《英雄杨根思》照亮时代精神,“剧说‘四史’”微剧创演等系列活动点燃群众爱国热情,实现江苏省在全国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中专业组金牌零的突破,2家单位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融文化进生活。坚持文化文明同向共进、相辅相成,“走过千年 依然泰兴”“里仁学堂”等特色文化品牌深耕城市文脉、活化城市记忆,打造省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9个,非遗体验馆、苏利大剧院、城市书房等文化阵地已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的不二选择,“以文化城、文城一体”的人文城市意象日益凸显。
1月2日,“巳巳如意 兴兴向荣”2025羽惠雅集开市
坚持为民惠民,彰显城市文明温度。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用实干担当书写民生答卷。致力住有优居。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完成改造238个老旧小区,新改建荷花池、众安港等一批农贸市场,因地制宜设立便民疏导点,新增近1万个停车位、4.5万个电动车充电端口,设置文化墙1.58万平方米,建成文明楼道、文明小巷、文明角408个,把城市治理的“问题清单”变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致力行有畅达。坚持对外“强联通”、对内“促循环”,深入推进“交通强市”建设,常泰长江大桥全线贯通,国庆路、大庆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建321.6公里,232、504省道以及镇海路南延建成通车,推动交通运输由基本适应向承载未来转变,实现“大交通”服务“大民生”。致力游有乐享。不断拓展“双水润城”项目文旅价值,建成慢行健身步道100公里、运动健身场所1235处、“口袋公园”63个,创成省民生实事“乐享园林”7个,那兔乐园、森林音乐会焕新城市“年轻态”,羽惠雅集、星火路美食一条街燃旺城市“烟火气”,让市民乐享生态人文之美。
8月16日,孩子们在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美育大课堂”DIY创意坊活动
坚持崇德向善,培育城市文明风尚。始终把“价值引领”作为核心抓手,用成风化俗塑造城市品格。聚焦典型感人。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学习宣传,常态化发布“佤的好人榜”,打造“美家美户”文明家庭创建品牌,涌现全国最美奋斗者2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20人、各级文明家庭2.4万户,凡人善举成为泰兴最美的风景。聚焦实践育人。紧盯阵地共建、队伍共育、资源共享、活动共联,持续拓展“实践+”“+实践”应用场景,全国首家村规民约实践基地、“红延小站”等1120个文明实践阵地遍布全市,“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美育大课堂”等特色实践品牌深入人心,文明实践成为城市生活新常态。聚焦新风化人。创新“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深入开展“争做文明有礼泰兴人”行动,推进创建惠民大走访,深化“佤的文明泰兴”随手拍、“新风新俗新市民”实践活动,建设“阳光宴会厅”,成立“泰风尚”移风易俗服务队等,创成全国文明村镇10个、文明单位1个、文明校园1个,向上向善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