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韵传薪火,古镇耀青春。10月1日至3日,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艺动青春江苏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示在南京栖霞古镇成功举办。来自江苏省京剧院、南京市越剧团、江苏省昆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们携“十八般武艺”登台献艺,在青砖黛瓦间唱响家国情怀,为国庆中秋双节注入浓郁的文化气息。

多维宣传矩阵・立体传播破圈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江苏文艺广播构建 “自有平台+主流媒体+社媒热搜” 多维宣传矩阵,将自有平台深度联动:频率端推出活动宣传带及口播,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在官方新媒体矩阵发布活动预告、现场花絮、演员专访等图文稿件,策划制作演出现场花絮、青年演员系列特色报道,引发年轻群体广泛关注。
在荔枝新闻、大蓝鲸、inJiangsu 我苏三大客户端开设 “艺动青春” 专题,整合活动资讯等内容,累计专题浏览量超 50 万人次。主流媒体共振发声: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江苏新闻广播《江苏新闻联播》播出活动专题报道,交汇点新闻、《扬子晚报》刊发相关报道,形成跨媒体传播合力。
相关话题#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点亮金秋,登上微博南京同城榜第8名,话题累计阅读量近20万次,网友纷纷为江苏青年戏曲演员点赞。
展演还深度依托栖霞古镇的人文与自然资源,打造“观山水、游古镇、品戏韵、逛市集”的特色体验,将优质戏曲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演出期间,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人流如织,观众在欣赏演出之余,可漫步感受青砖黛瓦的古韵,探访周边的文化市集,深切感受戏曲艺术与古镇肌理的深度融合。
高德地图实时景区热力榜显示,南京栖霞山风景名胜区以单日游客接待量跃居全国最繁忙景区第3位。这个数据,不仅刷新了栖霞山国庆首日的历史纪录,更折射出南京作为全国文旅顶流城市的强劲吸引力。
栖霞山用实力证明,真正的“顶流”,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家底,更拥有一颗懂得与时代共鸣、与游客对话的年轻的心。

展演期间恰逢国庆假期,许多外地游客在游览古镇时偶遇戏曲演出,纷纷表示这是“意外的惊喜”。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说:“在古镇里听戏特别有味道,年轻演员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不虚此行。”
此次活动既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假日生活,更有效提升了栖霞古镇的文化吸引力与旅游热度,赋能“栖霞有戏”品牌建设,实现了“文化惠民”与“文旅赋能”的双向共赢。
此次活动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文艺广播承办。作为紫金文化艺术节“艺动青春”的重要版块,同时也是“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中秋戏曲晚会专场活动的创新延伸,走出传统剧场,将表演融入古镇实景之中,以“戏曲+文旅+互动”的融合形态,打造了一场为期三天的青春文化盛宴。
经典焕新展风采三日好戏韵悠长
本次展演紧扣国庆、中秋双节氛围,重点聚焦戏曲领域,以青年戏曲演员为主体,融合戏曲表演、古镇人文与跨界创意,各具特色,深情演绎,既见扎实功力和经典底蕴,更显青春张力和饱满的舞台表现力;既全方位呈现了江苏青年戏曲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又让戏迷们过足戏瘾,激发大众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
沉浸互动接地气导赏体验入人心
为打破传统戏曲演出的“距离感”,展演创新设置戏曲导赏与互动环节,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江苏文艺广播主持人薄一潇、王悦携手青年演员、乐队老师担任“戏曲推广人”,在演出间隙穿梭于舞台与观众之间,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解戏曲行当、唱腔特点等专业知识,揭秘剧目的台前幕后故事,让观众对传统戏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互动体验环节更是进一步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主持人邀请观众登台模仿戏曲身段动作、学习经典唱段,青年演员们耐心指导手眼身法,使得原本“高深”的戏曲技艺变得亲切可及。这种“现场表演+常识普及+互动体验”的模式,让展演既保留专业水准,又充满烟火气息。来自安徽的侯同学认为,戏曲导赏与沉浸式体验,让戏曲不再是单纯的舞台艺术,而成为了可感、可品、可融入日常的生活美学。
文旅融合惠民生文脉传承谱新篇
此次展演深入基层,不仅是将优质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惠民之举,更是一次青年艺术人才扎根人民、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大家唱大戏,谈文化,叙情谊,共同为观众呈现了兼具文化厚度、艺术精度与情感温度的戏曲盛宴。特别是,青年演员们从中不仅锤炼了舞台技艺,更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艺术的热爱与需求,从中汲取了宝贵的创作灵感与精神力量。
青春力量是艺术节的“活力源泉”。作为江苏青年戏曲人才展示的重要平台,“艺动青春”系列活动自2020年起已成功推出锡剧、扬剧、淮剧等多个优秀青年人才专场,此次展演延续系列初心,以多元姿态诉说着中国戏曲的活态传承与青春创新。
传承有序,青春当燃。这场扎根基层的青春展演,既让大众看到了青年演员传承经典的担当,更以青春化表达激活了传统戏曲的时代生命力,为推动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注入了充满活力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