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文化文艺 > 紫金文化艺术节 > 正文
紫艺青年观剧团|用孩子的语言讲述永恒的价值观——评木偶剧《铁道小飞虎》
2025-10-2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者按:10月4日,紫金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之一,由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演出的木偶剧《铁道小飞虎》在连云港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亮相,昆虫记特邀高校青年学子从不同视角对这场演出展开评论。看青年才俊激扬文字,感受艺术作品点滴微光。

  《铁道小飞虎》是扬州市木偶研究创排的红色题材木偶剧,讲述微山湖畔的抗日故事。本剧的主人公“小飞虎”们是一群稚嫩却不失智慧与勇气的少年,他们以木偶的形式呈现于舞台,演绎红色故事,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圆满融合。

  情报传递的片段,将“惊险”二字藏进木偶的每一寸动作里,成为全剧最抓人的瞬间。冷光铺陈的舞台上,小飞虎木偶的关节被操纵得精准至极:攀爬火车时,不只手脚紧扣车厢边缘的弧度、交替时的利落节奏,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当“敌人”的手电筒光束扫来,木偶骤然定格,身体微侧、脑袋轻垂,连衣角都似因紧张而微微绷紧,瞬间拉满窒息感。

  更妙的是舞台与木偶的呼应:木质火车轮转动的“咔嗒”声渐快,模拟出心跳的节奏;背景里隐约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与木偶悄悄后退时脚尖点地的小动作完美契合。无需台词,仅靠木偶的姿态、道具的声响,就将铁道上的生死对峙浓缩成短短几分钟,让观众忘了操纵线的存在,只跟着几尊小木偶,为情报能否安全传递而攥紧手心。

  除了舞台呈现,《铁道小飞虎》还有特殊的象征性意义。在数字媒体、影视技术以及叙事技巧高度发达的今日,我们见证过无数令人叹服的情节巧思,众多使人目眩神迷的视觉盛宴,但《铁道小飞虎》仍以木偶剧这样一种儿童向的表现形式,为每个观众的爱国心增添一抹鲜红。小飞虎们的胜利,用孩子的语言讲述了永恒的价值观。

  连云港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阿扎提姑丽·阿布都克热木

  《铁道小飞虎》让我最感动的是少年强子的勇气,这是从为父母复仇的执念中生长出的担当。他带着伙伴智取药箱、扒火车劫军火,在托偶与杖头木偶的切换间,将稚气化作无畏。即便最初被游击队拒绝,他仍以行动践行抗争,从个人恩怨到守护微山湖百姓,这份在烽火中淬炼的勇敢,恰是“少年强则中国强”最生动的注脚。

  剧目以童真视角解构宏大叙事,却藏着深刻的时代叩问。孩子们玩笑打闹的日常与面对敌人时的无畏形成强烈对比,印证了“英雄从不是天生的”这一道理。剧中,汉奸角色地包天多次看到日本人时,会从托偶迅速转换成桌偶,在地上仰视日本人,这里用艺术夸张揭露了人性的怯懦与谄媚,与少年们的赤诚形成鲜明对照。

  开放的舞台设计让操纵者与木偶共现台前,这种“可见的创造”恰似历史的隐喻:英雄传奇从来不是凭空诞生,而是普通人以热血与智慧铸就。当“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歌声响起,木偶的剪影里已然照见民族精神的传承。这部作品证明,真正的红色教育,是让大义在成长的细节里自然生长。

  新青年的成长之路亦如烽火铁道,科研攻坚、基层实践皆需勇气加持。木偶剧里少年们的赤诚担当,呼应着当代青年敢为人先的闯劲——在技术前沿突破、在民生一线扎根,这份传承自先辈的勇气,让“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箴言在新时代有了鲜活注脚,成为青年逐梦路上的精神动力。

  连云港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陈艳洁

  这个故事并不十分宏大,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中国故事。步入剧场,一眼便看到了庞大的火车头,和两边摇摇欲坠的铁轨,冲突便从这里开始。虎头鲨为救母亲而打来的鱼被强行夺走,根据地里为救伤员的草药被洗劫一空,火车上为支援的军火被强行占有……但强子,虎头鲨,狗娃,月季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为救游击队叔叔,出计谋拿到日本军医的草药;为夺回军火,想对策派出水性好的虎头鲨用水草缠住螺旋桨,虎头鲨在水中成功击败敌方。不能忘,舞台上为模拟出水中斗争的情形,制造出泡泡和游水声,灯光,音效,一瞬间,恍若身临其境。微山湖畔,刘洪叔叔和芳林嫂,还有狗娃、强子、月季以及虎头鲨等人,为歼灭日寇做最后的部署,借山石掩映,借草木出征。汉奸地包天的崩溃,军官小野司令的奔逃,游击队胜利的欢呼,直到现在依旧清晰。剧中刚开始被炸断的铁道,定会成为永远不会归来的过去。但剧中结尾破晓的霞光,已然点亮每一位观众的心。

  苍穹之下,光明磊落。就让风驰电掣的火车,驶向拥有白鸽和蓝天的远方。

  连云港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丁昱

  木偶剧《铁道小飞虎》的故事,跟着强子、月季的成长脚步展开,情节环环相扣,把少年的一腔热血和红色担当演得十分真切。

  开篇暖黄灯光铺舞台,伴奏声轻悠悠的。强子等人受八路军铁道游击队鼓舞,也想着扒火车、劫军火,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木偶眼睛亮得像落了光,那是对希望自己能献一份力的渴望。

  画风一转,冷蓝光骤起,低沉喇叭声压得人发沉。日军木偶登场,标配八字胡,面目狰狞,推搡村民时动作狠重、阴狠凶恶。这时,强子设计截取物资。他和狗娃二人先佯装吵架,月季则假装劝和。待日本兵上钩入井,他们便将其困在井中。不费一兵一卒就缴获了医疗物资,不得不让人钦佩小飞虎的智慧。

  可刘洪队长说他们年纪小、太危险,不同意他们加入。少年们没泄气,暖光落回铁轨,他们练起了翻身上车、下车的本事:强子学扒火车。他预估好距离,木偶手紧攥栏杆,身子一跃就翻了上去,干脆利落;狗娃和月季尝试了几回也都上来了。最后只剩虎头鲨,多次尝试后众人合力将他拉了上来。上车时木偶连翻好几个跟斗,最后稳稳落在车厢上。大小两节车厢及对应人物的呼应,配合得天衣无缝。

  还有一幕戏让人印象深刻:舞台亮着淡绿光,模拟河边场景,三个日军木偶脱了衣服在水里扑腾。强子、月季等人趁机偷走了他们的衣服,绕到军火旁。木偶的动作有条不紊,你递我接着把军火往火车上搬,像是在演奏一场智慧与勇气的乐章。

  日军被歼后,刘洪拍着强子的肩说:“铁道小飞虎,成立了!”暖光再铺舞台,竹笛混着乐声,一片欢声笑语。木偶似带笑意——少年梦圆,保家卫国,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连云港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裘博恒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