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舞台的聚光灯亮起,一袭白衣的“张纯如”从历史中向我们走来。这场关于1937年南京的沉重叙事,便在她的每一次旋转、跳跃、翻滚、挣扎中缓缓铺展开来。
10月16日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九舞金水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舞剧《记忆深处》作为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在江苏紫金大剧院震撼上演。剧场内静得能听见呼吸起伏,唯有沉重的叹息和对于剧情的小声讨论偶尔划破寂静。

本场演出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青年演员集体挑梁,张天乐、曹旭滢、陶雅、胡兴东、赵磊以极具感染力的肢体与控制力,分别化身探索者张纯如、亲历者李秀英、拯救者魏特琳和拉贝、忏悔者东史郎,引领观众从不同视角切入,共同走进了那段不容忘却的沉重记忆。而整齐划一、震撼人心的群舞段落则以强烈的戏剧张力与情感冲击,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演出尾声,和平的钟声敲响,当大屏上显示:“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只有二十四名”之时,艺术的震撼沉淀为现实的千钧之重,也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深深烙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这份直抵人心的艺术力量,其背后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坚实的人才体系作为支撑。据歌剧舞剧院院长潘磊介绍,这样的“全自有班底演绎”,离不开剧院多年来系统性、制度化的队伍建设。他说道:“我们一方面依靠严格的日常训练与考核来夯实演员的基本功,另一方面通过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严格的角色选拔制度,挖掘和培养演员的潜力。舞剧《记忆深处》的群舞段落更是青年演员的入团‘第一课’。”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记忆深处》几乎每个角色都已配备B组演员,“两套人马能完整完成整部舞剧”——这不仅是对演出稳定性的保障,更是剧院人才储备厚度的直接体现,让这部承载历史重量的作品,有了更持久的舞台生命力。
江苏省演艺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记忆深处》“演下去、走出去”。这部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经历为脉络的舞剧,自2017年首演以来,在8年时光中不断打磨精进。今年,该剧首次推出国际版,并于8月30日、31日作为江苏唯一入选剧目,进京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北京场演出结束后,剧目2025年全国巡演正式开启,已先后赴桂林、南宁、杭州三地演出,接下来还将前往临沂、太仓、廊坊、淮安、深圳等地。11月,剧组更将踏上欧洲演出旅程,让这份关于和平与记忆的艺术表达,跨越国界传递至更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