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文化文艺 > 精品生产 > 正文
赵亚夫在舞台与“自己”重逢,音乐剧《大田》致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
2025-09-29  来源:交汇点新闻
      9月28日晚上7:30,江苏大剧院内灯光渐隐。随着音乐剧《大田》的旋律悠然响起,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联主办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由此拉开帷幕。

  观众席中,85岁的赵亚夫先生静静凝望,目光穿过光影,与台上的“自己”久久相望。那段躬耕田野、以心育田的岁月,跨越60多年的风雨,在方寸舞台上铺陈开来。一位耄耋老人与一段被搬上舞台的人生,在光影交织中,深情重逢。

  《诗经·小雅·大田》曰,“大田多稼”,意为“田地广阔,作物丰裕”。这不仅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朴素的愿景,也是赵亚夫倾尽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由镇江市艺术剧院创排的音乐剧《大田》之名源自《诗经》,正是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全国道德模范糜林为原型,将一代农科人跨越六十载的奋斗史诗淬炼于舞台之上。镇江市艺术剧院院长王剑透露,作为国内首部“三农”题材原创音乐剧,《大田》先后打磨了三年,经历了17次修改,力求生动再现赵亚夫跨越60多年的农业科技奋斗史诗。

  全剧最动人之处,源于对“人”的真实性刻画。剧中人物摒弃了脸谱化的英雄塑造,刻画出立体真实的“农人群像”。在《大田》的编剧兼导演尹韬看来,该剧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剧,但力图刻画一个鲜活的“人”。“赵亚夫身上有时代烙印下的命运轨迹,有普通人的情感,更面临着人生关键节点的重重抉择。正是这些真实片段的串联,最终汇聚成楷模的形象,闪耀出人性的光辉。”为使人物更加立体,他在剧中特别设置了一位“对立面”角色,通过戏剧冲突,反衬出赵亚夫在困境中的抉择与坚守。“我们的目标是让主旋律作品也能美轮美奂、情节动人,既有思想高度,又有观众口碑。它不应是空泛道理的堆砌,而应是老百姓真正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

  饰演赵亚夫的王谦是江苏省演艺集团的优秀声乐演员。在全剧终幕,白发苍苍的“赵亚夫”深情演唱《梦碎》,这一唱段对王谦提出了极高要求,他必须同时演绎出三个层次:80岁老人的体态特征、极具张力的高音演唱,以及大段饱含深情的台词。“这段唱发生在赵亚夫80岁时,因与群众之间产生误解,内心陷入自我怀疑。这是全剧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心理独白,表达了赵亚夫在经历低谷之后的心路历程。”为了塑造一个时间跨度长达60多年的角色,王谦进行了形体上、声音上的训练,“通过扮演这个角色,‘亚夫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我,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坚定的信念都会给我带来力量”。

  戏剧“梅花奖”得主龚莉莉在剧中饰演赵亚夫的妻子黄宝华,戏份不多,但分量很重。“糜林去世后,她对赵亚夫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通过细腻的内心戏来传递复杂的情感。”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龚莉莉专门为人物撰写了小传,进行了深入分析。“她善良贤惠,为家庭付出很多,但我的演绎不能只停留在‘付出’这个层面。她也有委屈和怨言,却依然选择为了大家舍弃小家。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抉择,才是最动人的地方。”

  作为一部音乐剧,该剧的音乐设计也是别具匠心。音乐总监姜景洪将江南小调与现代器乐巧妙融合,打造出兼具乡土神韵与时代气息的音乐风格。旋律随剧情流淌,既描摹出人物的复杂心理,也营造出深沉浓郁的情感氛围。

  赵亚夫

  这部剧仿佛是一把时光的钥匙,也打开了赵亚夫记忆的闸门,现场他动情地说道:“中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白活,为党和国家、人民做了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这部剧是对我们这代人奉献精神的肯定,更是对年轻一代的鞭策,希望后人能从老一辈的奋斗中汲取力量。”

  这个月,赵老刚刚参加完九三阅兵,国防力量的强大令他深感自豪。“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还任重道远,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许多薄弱环节亟待我们共同去解决。我们必须沉下心来,补齐农业发展短板,让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做到世界一流。”

  大幕缓缓落下,全体演员向赵亚夫先生深深鞠躬致敬,这一幕令全场动容。现场掌声如潮,这掌声,献给一位老人,更献给将一生奉献给土地的“赵亚夫”们。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长,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永不落幕。

编辑:杨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