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江苏宣传网 > 文化文艺 > 精品生产 > 正文
话剧《屈原辞》:一场文化精神的庄重致敬
2025-07-10  来源:交汇点新闻

此次去北京,是为洽谈我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事宜,顺道去拜访我一直以来非常敬重的师长、著名剧作家李东才先生。

先生得知我赴京,十分欣喜,我们原本约定,他上午先参加一个作品评审会,中午我们再见面。然而临近中午11点40分,先生打来电话,语气中满是遗憾,说是赶不过来了,突然有事,下午要与一位作曲家商讨一部音乐剧的配乐事宜,而这位作曲家正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等他,下午2点将在那里上演话剧《屈原辞》,音乐正是他创作的。李东才先生问我是否可以前往剧场一起去观看这场演出?

我毫不犹豫答应了先生的提议。说实话,这些年来东奔西走,辗转奔波,几乎没有时间走进剧场静下心来观赏一部完整的话剧。这次偶得良机,自然不愿错过。

在与先生汇合后,在前往剧场的路上,先生向我详细介绍了《屈原辞》的作曲者石松先生。待到剧场,戴着礼帽的石松先生手中拿着几张票已在等我们。他满怀歉意地说:“你们先进场吧,随便找个位置坐,我等会儿给你们找几张位置好的票。”果不其然,演出开始前,他又匆匆赶来,手中拿着几张新票,将我们领到了前排的好座位,他的热情与细致令人感动。

这部话剧由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21级话剧影视表演本科班的毕业生共同完成,近三十位学生联袂出演。剧中人物如屈原、春平、郑袖等角色演绎精彩,展现了年轻演员的朝气与张力。

《屈原辞》是一部以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为蓝本改编创作的历史剧。整部剧围绕楚国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屈原的理想信念以及他悲剧性的命运展开,生动呈现了他在政治漩涡中坚持自我、奋力抗争的精神,以及他对“美政”理念和民族理想的坚定守护。

剧中,屈原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政治抱负,力主改革,推行仁政,提出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战略,意在振兴楚国。然而,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愿景触动了王室权贵的利益,引发郑袖、靳尚、子椒等人的极度嫉恨。在楚怀王宠妃郑袖的巧妙布局与秦国使者张仪的暗中挑唆下,屈原遭受诬陷,失去楚王信任,最终被贬,幽居深山神庙。

在弟子的奔走营救与春平姑娘的帮助下,屈原得以逃脱囹圄。然而命运多舛,他两度被流放至汨罗江畔。在楚国日益衰败、民生凋敝的背景下,屈原意识到大楚的命运及其理想已步入终局,但他依旧誓死不屈,不愿与奸邪同流合污。他高唱战歌,吟诵《离骚》,以自沉汨罗江的方式完成了一位伟大爱国者的生命礼赞。

导演王鑫表示,主创团队力求通过精心的舞台构建与情感调度,还原屈原所处时代的精神氛围。每一场戏、每一处调度、每一句台词,无不凝聚着主创对屈原精神的深刻思索和诗意表达。

整部剧透过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揭示出个体理想与国家命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屈原的孤勇、坚持、悲壮、悲愤,让人产生深深的共情。导演王鑫希望,观众在欣赏这部剧时,能够体会到屈原精神所承载的文化厚度与理想信念,也希望参演学生能在创排过程中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

饰演春平与侍女两个角色的文淇,童星出道,在影视圈已小有成就,此次在毕业大戏中首次参演话剧,表现十分亮眼。无论是戏份不多的侍女,还是情感浓烈的春平,她都能以敏锐的感知和扎实的台词功底准确把握人物情绪与心理状态。春平是一个自幼失去父母、后被屈原搭救的女子,她将屈原视为父亲,最终为救屈原献出生命。其中一段“春平之死”的独白尤为动人,需要演员具备强烈的情感爆发力与舞台表现力,文淇在这段戏中的表现沉稳而深情,令人印象深刻。

郑袖一角由王慕容饰演。剧中的郑袖美貌出众、聪明机警,深得楚怀王宠爱。她执着追求权势与地位,不惜使出各种阴险狡诈的手段陷害对手,以致楚怀王荒废政务,国家走向衰败。王慕容将郑袖的妒意、阴狠、心计演绎得淋漓尽致,呈现出一个足智多谋却极具毁灭性的女性形象,其表现与史书中的郑袖高度吻合,令人对角色又恨又叹。

邓泽鸣、王和、赵一鸣等青年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也备受称赞。邓泽鸣曾参与《明日之子》《青春有你》等综艺选秀类节目,在此番毕业大戏中转型话剧舞台,展现了极强的可塑性和感染力。

王鑫作为该剧导演,是一位深受认可的中戏老师,曾培养出易烊千玺、胡先煦、李兰迪、罗一舟、董子健等众多知名演员。他本人亦多次参演《无问西东》《风筝》《国徽》《大宋宫词》《大江大河》等优秀影视作品。

音乐创作亦是本剧的一大亮点。作曲家石松面对战国时期音乐失传的现实,巧妙融入中国古典音乐元素,塑造出历史感与艺术性兼具的音响氛围。他摈弃西方音乐的曲式结构,采用古琴为主要乐器,遵循“骨干动机自由发展”的方式创作旋律,将古琴的叙事风格与屈原的个性高度契合。音乐中融入“昆曲神韵”,旋律典雅清逸,以呈现屈原高洁的精神品格。鼓乐的运用既服务于场景转换,也象征战国政坛波谲云诡、朝堂暗战的惊心动魄。

整场演出音乐与表演相得益彰,使观众在沉浸式的氛围中领略到一个立体鲜活的屈原形象:一位身处乱世却忠贞不屈的士大夫,一位胸怀国家、执守信念的诗魂。

《屈原辞》是一部有情有义、富有精神厚度的剧作。它以诗意的语言、富有层次的舞台表达以及青年演员真挚的表演,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感受屈原那份不屈的理想主义和炽热的家国情怀。这不仅是一次戏剧的艺术表达,更是一场文化精神的庄重致敬。文| 蒯天

编辑:王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