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文化文艺 > 文化交流 > 正文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代表在宁开启“读城”之旅
“南京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2025-11-19  来源:南京市委宣传部

  南京这座城市新旧元素绝佳融合,既有历史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

  “我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尽可能深入地参观南京、了解南京。”

  “南京,是我了解、读懂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

  深秋的紫金山,层林尽染。11月17日,2025“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南京举办,来自4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40名国际青年代表和20名来自南京、长沙两地的优秀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开启在南京的“读城”之旅。

  论坛开幕式上,来自斯洛伐克的伊赫纳托娃·伊凡娜和刚认识的朋友拍起了合照。来到南京,她特地穿上了朋友母亲手工缝制的传统服饰,还佩戴了平时只在婚礼等重要场合亮相的花环。“这是我第一次来南京,我非常期待,相信这次旅程结束后,我会有很多想要精彩的瞬间和回忆分享给家人朋友。”她说。

  下午2时30分,青年代表们乘坐的“读城”大巴缓缓驶入南京大学。

  步入田家炳楼雕塑艺术研究所,来自加纳的佩珀蒂·库乔迅速被作品细腻的纹理、生动的形体所吸引。“我惊讶于它做得如此之好。”库乔感叹,“这不仅是一件雕塑作品,也是一段历史,承载了许多意义,并且在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设计,让我感受到南京人做事非常细致认真。”

  秋风吹拂,道路两侧树叶飒飒作响。青年代表们继续沿鼓楼校区南北中轴线步行——参访赛珍珠故居、与北大楼合影……百年建筑矗立,安静诉说南大的厚重过往,映射南京城的文脉悠长。行走间,不同国家的青年代表不时举起手机拍摄记录,留存自己在南京的精彩画面。

  玻利维亚青年卡洛斯·安德烈斯·奥利维拉·卡瓦列罗是第二次来到南京。当大巴行驶在南京的街头巷尾,他发现这座城市的建筑设计别具特点。漫步南大校园,他更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的建筑设计同样别具特点,既有现代化都市的特征,也保留了很多传统韵味,而且人们都充满学识,热情好客,让人有再来一次的想法。”

  下午6时,一场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座谈会结束,踊跃发言的青年代表们移步德基艺术博物馆,切身感受南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

  走进“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展厅,传世古画中的宋代金陵“活”了过来:秦淮河畔的画舫凌波、城市阡陌间的车水马龙、城墙内商贩的奔走繁忙……一切皆变得触手可及。青年代表们迈步穿行于展厅,耳畔是古金陵的叫卖声,眼前是千年之前的亭台楼阁,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古代南京的繁华盛景。

  “一开始说来博物馆,我以为会看到一些纪念碑或者艺术品,没想到是这样的!”来自黎巴嫩的伊曼·阿马尔忍不住分享自己的激动心情。他说,早前听说南京有3100年的建城史,“今天通过‘读城’,更深刻地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京已经成为我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一扇窗。”

编辑:杨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