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文化文艺 > 文化传承 > 正文
梨园薪火 生生不息 京剧荀派传承人龚苏萍收徒、优秀青年演员郑玥琦 拜师仪式成功举行
2025-08-15  来源:江苏宣传网

8月12日下午,京剧荀派传承人龚苏萍收徒、优秀青年演员郑玥琦拜师仪式在江苏省演艺集团举行。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荀慧生艺术研究会、戏曲院校及文艺界的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鸿良在贺词中难掩激动:“今天虽有小雨,但我认为是个‘好日子’——因为我们将共同见证荀派艺术这棵大树开枝散叶。”他表示,每一门艺术的生命力都是体现在舞台上,是在演员的技艺传承当中绽放,口传心授、戏以人传。他期待郑玥琦在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用荀派的唱腔表演在舞台上绽放这颗“璀璨不朽的艺术之花”。 

集团京剧院院长张倩在欢迎词中表示,荀派艺术自荀慧生大师创立以来,以其清新洒脱的表演风格,细腻传承的情感表达以及贴近生活的艺术特质,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百余年来,一代代荀派传人薪火相传,让这门艺术在时代变迁中始终焕发着独特的魅力。本次收徒仪式是坚持向前辈艺术家学习,使得荀派技艺得以代代相传的实质性举措。 

虽未能亲临现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派第二代传承人刘长瑜先生通过视频送来祝福:“喜闻德艺双馨的龚苏萍同志收徒弟了!太高兴了!我们就是要代代相传,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国粹艺术——京剧。”她还特意写了贺信,并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副校长、荀慧生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唐禾香代读。信中表示,弟子得遇名师,师门喜纳英才,此乃双喜临门,令人倍感欣慰。 

上海京剧院原副院长、荀慧生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周有成代表荀研会致辞。他表示,此次收徒不仅为龚苏萍老师的艺术生涯增添了新的华彩,也必将为京剧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荀派艺术的弘扬与光大写下新的篇章。荀慧生艺术研究会对此表示敬意和支持。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拜师正式开始。师徒二人首先面向两位荀派艺术大师——荀慧生及其二代传人孙毓敏画像三鞠躬,以表对艺术先驱的敬意;郑玥琦恭呈拜师帖,龚苏萍回赠收徒帖,一纸墨香间,是“师者传道、弟子承业”的承诺;郑玥琦向师父敬献鲜花和清茶并行拜师礼。师徒二人互赠礼物的温馨时刻,更让这场仪式超越了形式,成为两代人心灵相通的纽带。 

郑玥琦在拜师感言中表达了对恩师、对荀派艺术的赤诚之心,还对集团及京剧院领导的悉心培养、荀派艺术研究会的鼎力支持表达了感谢之意。她表示,将追随恩师足印,承先生衣钵,传国粹薪火,心存感激,努力前行,以戏载道,以艺传魂。 

龚苏萍用“聪明、好强、刻苦、坚守”8个字评价了郑玥琦,并希望她既要坚守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继续热爱京剧舞台,努力刻苦,学一出是一出,把每出荀派戏都继承为精品,争取做一个合格的荀派传承人;又要搞好同门团结,以“一棵菜”的精神,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她还以“学山有路勤为径,艺海无涯苦作舟”两句话勉励弟子。 

整个拜师仪式温馨而庄重,这份传承也得到了各界同仁的关注。“二度梅”得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霖苍,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秘书长史进,孙毓敏先生代表、原荀慧生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叶黛珠,著名主持人、南京名嘴徐兆佩,龚苏萍老师的弟子代表顾金妹先后发言,送上祝福。 

荀慧生艺术研究会理事长周津羽授予了京剧院“荀派艺术传承实践基地”的牌匾。 

郑玥琦汇报表演了《荀灌娘》选段。 

仪式虽已落幕,但京剧传承的火种已在新一代手中点燃。这场拜师不仅是荀派艺术的代际接力,更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