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山堂水殿云深处——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徐州博物馆开展。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中共徐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伟,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等出席开幕式。现场,徐州博物馆与云冈研究院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随后,嘉宾共同登台为此次特展进行启幕。
文物展+VR展
徐州首站呈现
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描绘云冈石窟“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此次特展的名称“山堂水殿云深处”,既是对北魏皇家寺院胜景的生动写照,也是本次特展主题的灵感源泉。
特展汇聚了3省9家文博机构的120余件精品文物和3D复原展品,全方位展现了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的艺术魅力,着力勾勒了公元4至6世纪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与文明交流的壮阔画卷。展览还呈现了云冈数字化保护的最新成果——“石窟上的王朝”LBE VR大空间展。
为进一步推进徐州与大同两地文物文博事业协同发展,徐州博物馆与云冈研究院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展览策划、社会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汉代文明与北魏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交相辉映
生动展现文化融合
为烘托展览氛围,策展团队充分利用徐州博物馆下沉广场的公共空间,在特展入口前的空地按1比3比例复原了云冈第20窟大佛景观模型。模型部件运达徐州博物馆后,经过两天的现场分段组合、“三维拼图”,精准还原了造像的庄严气韵。
通往展厅的长廊一侧,一组展板分别印有云冈石窟造像和云龙山大佛、北魏摩崖造像的对比照。
展览前厅,7尊3D复制的彩色佛像并排而立。佛像高精度复刻了原窟造像的纹饰细节与形态特征,借助3D扫描、数字建模等现代科技,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原本“藏于深山不可移动”的国宝级文物的震撼魅力。
进入内厅的过道上方,是云冈石窟第12窟后室窟门顶部的交龙3D复件,雕工精美的交龙以等高的距离被巧妙地安置在展厅顶部,让观众亲身感受了实景的高度。
从“灵岩宝相”到“胡风杂糅”再到“芸芸众生”,三个单元既向观众展现云冈石窟的恢宏魅力,也生动讲述了北朝社会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其中,徐州出土的多件同时代的重要文物,首次走出库房与观众见面,如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藏的北朝陶骆驼、青釉莲瓣纹六系罐、柿蒂纹多乳镜等。
拥抱未来
打造彭城七里新场景
未来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此次特展的数字化呈现,给徐州观众带来了极具想象力的答案。
1秒穿越到1500年前。在云冈数字化保护的最新成果——“石窟上的王朝”LBE VR大空间展中,观众戴上特制眼镜后,可身临其境地领略云冈石窟“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的磅礴气象,感受“穷诸巧丽,骇动人神”的雕刻美学。
这项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的创新项目,以毫米级精度1比1虚拟还原了云冈四大经典洞窟。项目依托数字建模与LBE大空间定位技术,突破了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云冈美学的动态活化。
近年来,徐州推动精品文物“走出去”,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和美国、德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家举办展览,极大地提升了徐州汉文化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