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介绍,《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是为了通过方向指引和政策激励,引领带动我省博物馆事业更高质量发展,更好扛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江苏落地见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相关改革任务作出系统谋划、统筹安排,《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是为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关切,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延长服务时间、精品展览直达基层等具体举措,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江苏路径”,以改革更好造福人民。同时,《若干政策措施》也将助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支持博物馆打造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和有体验感的新场景,释放文化“新活力”,提振消费“新引擎”,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新动能。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若干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工作,认真调研、指导、审定。文件中的部分举措,已列入省两办近期印发的《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助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若干政策措施》以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国家级试点单位为重点,围绕提高开放服务效能、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保障支持3个方面,提出了九条具体举措。

拾峰表示,围绕落实文件要求,江苏省文旅厅将着力推进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热门博物馆用好激励政策,创意策划彰显江苏地域文化特色、中华文化精神的原创性主题精品展览,着力打造沉浸式游览、情景演艺等多元化夜间文旅消费场景,持续推出高品质文创产品,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二是整合放大文物资源优势、文创IP优势,积极培育文化遗产数字化新业态,升级建设“云上博物—江苏省数字博物馆”,多方位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三是着眼扩大博物馆公共服务覆盖面,重点面向全省乃至全国青少年持续开展“博物知旅”文旅融合主题活动;四是组织热门博物馆挖掘用好丰富馆藏资源,打造可移动的高品质数字展览,创新开展“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等活动,丰富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赋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省财政持续完善博物馆保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全省各级博物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李海峰介绍,围绕落实文件要求,省财政部门将对博物馆用好多渠道资源提高开放水平作出明确规定,加大对精品特展临展的支持力度,完善博物馆的预算安排机制,引导博物馆做好提高开放水平的相关工作,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开放服务。
我省多数博物馆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随着《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人社部门在激励博物馆专业人员创造性劳动方面也将有所创新。省人社厅工资福利处处长陆峰表示,省人社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工资激励政策,鼓励博物馆工作人员积极创新,主要激励措施包括适当增加博物馆绩效工资总量,鼓励博物馆开展文物创新研究,支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加大薪酬内部分配激励力度等。

作为在江苏乃至全国都拥有极高影响力的博物馆,围绕落实《若干政策措施》文件要求,南京博物院将推出一系列举措。南京博物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根伟表示,南京博物院将强化精细管理,提升开放服务水平,优化预约机制。南博还将有序推动延长开放时间常态化,陆续推出具有博物馆特色的灯光秀、非遗展演等夜游项目。该院将陆续推出“大明世界”“锦绣江南”“中国文字”等生动展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原创主题展览和文创产品,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和文明互鉴。
在推动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方面,《若干政策措施》作出有益的探索,下一步,我省在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上有哪些举措?省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处处长徐福生介绍,下一步,在供给内容上,我省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努力创作一批深受群众喜爱、满足群众需求的高品质精品力作;在供给主体上,将更加注重激发活力。一方面,将以省直博物馆改革为试点,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各类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各类文化单位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将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标准方式;在供给方式上,将更加注重数字赋能。多措并举,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