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新闻宣传 > 主题宣传 > 正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催泪!《嵌入大地的英名》系列微纪录片展映
2025-09-19  来源:交汇点新闻

  “这部片子,把我看哭了!”句容籍抗日英烈巫恒通之孙巫充实感慨道。

  究竟是什么好片子,这般“催泪”呢?

  9月18日上午,《嵌入大地的英名》系列微纪录片展映活动在句容茅山脚下举行,《绝食殉国的巫恒通》等5集微纪录片作了展映。

  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创新挖掘和传播江苏红色文化,今年7月,江苏省红色文化研究会与新华日报社携手,从江苏众多红色地名中,选取8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抗战英烈地名,精心制作成80集微纪录片。据省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汪晓荣介绍,纪录片通过探寻地名这一承载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将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与地理空间紧密连接,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让精神得以直观传递。

  张雅倩摄

  这次展映,为什么选在这一天的茅山?活动当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而抗战期间,以茅山为中心,新四军组建苏南抗日根据地,兵民团结一心,硬是把当年这一片植被低矮稀疏、并不适合打游击战的“童山”,锻造成了华中敌后抗日的一座重要堡垒,根据地军民对敌作战50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5万多苏南子弟参加新四军,7000余人牺牲。

  巫恒通就是这“7000分之一”。

  1941年9月,新四军新三团团长巫恒通在被日军袭捕后,拒医绝食8日而死,时年38岁。临终前,巫恒通叮嘱幼子:记住父辈怎样至死不降,长大后做有志气有骨气的中国人。

  展映现场,巫充实是带着“爷爷”来的。“爷爷”其实是一张巫恒通生前送给战友钟国楚的个人戎装照。上世纪70年代,钟国楚将军将照片回赠巫家。对巫家人来说,这张烈士唯一保留下来的照片意义非凡。今年九三阅兵,巫充实受邀参加观礼,他也带着爷爷的照片,到了天安门,“让爷爷也看一看这盛世繁华!”

  展映活动后,举办了一个小型红色精神传承座谈会,来自省内红色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代表,多位烈士后人、烈士家乡以及烈士牺牲地的村镇负责人谈想法、话做法。

  《嵌入大地的英名》系列,每一集纪录片长仅4分多钟,却讲透了一位位“英雄的一生”。座谈中,巫充实几次哽咽、情难自禁。他说,片子太动人了,是对爷爷一份最好的告慰礼。那么,英烈精神又如何去缅怀和传承呢?他引用父亲临终前叮嘱他的一句话:“巫氏一门忠烈,前赴后继保家卫国,这骨气,我们要代代传下去!”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告慰是发展。

  2018年,句容有关部门修缮了巫恒通故居,让百年老屋焕新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句容茅山风景区管委会把巫恒通故居串联在红色研学路线当中,将巫恒通的一生编成互动情景剧。“我们要把《嵌入大地的英名》系列微纪录片,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好素材,与巫恒通旧居等红色展馆加强合作,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马院院长唐智表示。

  在巫恒通烈士的家乡、“中国草莓之乡”白兔镇,积极采用红色文旅+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写好共同富裕文章。白兔镇文旅办支部书记郦旭鹏现场发出邀请:“欢迎大家都来看一看,白兔人的幸福笑脸!”

 

作者:聂伟  编辑:王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