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宣传网 > 新闻宣传 > 对外宣传 > 正文
南京相册:跨越87年的“祭”忆接力
2025-09-29  来源:交汇点新闻

2025年,随着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热映,87年前中国普通民众罗瑾与吴旋“生死接力”守护屠城血证的故事,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国庆节前夕,罗瑾、吴旋的女儿,相约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见面。

  这是一段绵延87年的家国记忆——

  1938年,南京华东照相馆的学徒罗瑾冒死保存下16张日军暴行相片,并制作成册。

  1941年,罗瑾藏在毗卢寺墙砖缝隙里的相册不翼而飞。随后被吴旋无意中发现,接力密藏。

  1946年,吴旋把相册上交给南京临时参议会,后成为审判日本战犯的“京字第一号证据”。

  1995年6月,罗瑾与吴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重逢。

  2015年10月,16张照片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25年9月,罗瑾与吴旋的女儿们循着父辈的足迹又走到了一起……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历时数月寻访,推出独家视频,对话罗瑾、吴旋的后人,记录他们的首次相逢,深入挖掘罗瑾、吴旋当年的生活轨迹与相册守护细节,追踪一本相册从个人守护上升为民族、国家与世界记忆的动人接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罗瑾吴旋守护的,不仅是“京字第一号证据”这一历史实证,更是民族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正在代际传递。

  真相永不褪色,和平永被守护。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监制 杭春燕

  策划 王晓映 冯海青

  统筹 朱威 徐宁

  编导/文案 樊玉立 周娴

  拍摄 吴家俊 邓宇轩

  剪辑 陶蓉 邓宇轩

  检校 金勇

  鸣谢单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钟山宾馆

  南京市总工会

  南京市档案馆

 

 

编辑:王晶枫